以下是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今日(四月十一日)在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特別會議的開場發言︰
主席、各位議員: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途徑。今年《財政預算案》(《預算案》)繼續聚焦透過推動香港創新科技(創科)發展,加快香港的高質量發展,並宣布多項新措施,引領香港穩步實現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願景。以下我會循三個方向簡單介紹相關的重點措施。
(一)完善創科生態圈、推進香港「新型工業化」及壯大創科人才庫,增強發展動能
人工智能是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我們全力發展人工智能為關鍵產業。《預算案》預留10億元設立香港人工智能研發院,引導及助力香港的人工智能創新研發和產業應用。此外,數碼港的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已投入服務,而在政府「人工智能資助計劃」支持下,多個與大語言模型、新材料、合成生物學大模型相關及利用超算中心算力的研發項目已經展開。
促進創科產業發展方面,去年我們推出「新型工業加速計劃」及優化了「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創科產業引導基金」亦正在籌備當中,我們計劃於年中向立法會申請撥款。此外,我們會在今年內推出「製造及生產線『升』級支援先導計劃」,以1(政府):2(企業)的配對比例為在港營運生產線的企業提供最高25萬元資助,以協助它們訂立智能生產策略,以及為現有生產線引進先進技術。我們亦正籌備推出「創科加速器先導計劃」,進一步加強支援初創企業。
推動研發方面,我們已開展建設第三個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聚焦先進製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續發展,並已在InnoHK研發平台下成立香港太空機械人與能源中心,目標是研發機械人為嫦娥八號任務作出貢獻。香港微電子研發院正籌備今年在元朗微電子中心組裝兩條中試線,爭取明年投入運作,以支持產品的開發和試產。此外,我們已就「設立生命健康研發院資助計劃」邀請院校提交建議書,亦將於今年年中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推行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計劃。
創科用地方面,政府正全速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的發展。園區由西至東分兩期發展,隨着第一期首三座大樓快將全部落成,今年稍後園區將正式進入營運階段。另有五座大樓的建築亦正全速推行,預計在二○二七年起陸續完工。至於第一期餘下的用地,我們會在今年選擇合適的地塊徵求私人發展意見,以期通過政府和市場合作提速、提量推進園區發展。另外,《預算案》已預留37億元,以加快完成園區第一期的基建及公用設施。與此同時,特區政府會繼續與內地相關部委探討創新政策措施,促進港深兩個園區創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動。
北部都會區新田科技城一帶是未來香港創科產業布局的戰略關鍵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地。科技園公司(香港科技園公司)正就首批約20公頃用地進行總體規劃研究,預計在今年第三季完成。此外,政府於二○二四年年底就沙嶺10公頃用作數據中心及相關設施發展的用地啓動改劃程序,並正積極籌備把土地推出市場,以滿足業界對數字基建的需要。
(二)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建設智慧香港
政府致力通過科技為市民提供更有效率的公共服務。「智方便」的登記用戶已超過330萬,接達超過1 100項政府和公私營機構服務及政府電子表格。我們正全面提升「智方便」平台,以期於今年年底前達致政府服務「一網通辦」。「數碼企業身份」平台亦將於明年年底前逐步推出,促進企業數碼轉型,並提升政府部門處理企業網上申請的效率。
此外,數字政策辦公室會繼續協調所有決策局/部門試用由香港生成式人工智能研發中心研發的「港文通」,並逐步擴大參與試用計劃的人數,有助減省政府人員處理一般文書工作所需人力,讓人手可以用在其他有需要的地方。
(三)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做好連通內地與世界的橋樑
香港會繼續深化與內地創科合作,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數據互通方面,《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香港)個人信息跨境流動標準合同》便利措施已開放予所有業界參與,有助個人信息在大灣區內安全有序跨境流動。此外,數碼港與前海亦積極對接初創企業落戶兩地園區;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百強科技集群發布活動亦將於今年稍後在香港舉行。
結語
在國家大力支持下,香港一直穩步邁向實現發展為國際創科中心的願景。政府將繼續投放資源並與各持份者攜手合作推動創科生態圈蓬勃發展。我再次感謝各位議員一直對創科發展的支持,希望大家繼續支持創新科技及工業局的工作。多謝主席。
-完-